公众号:商务奖励旅游

《2013年中国会议蓝皮书》暨《2012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发布

 
    第六届中国会议经济与会议酒店发展大会已于2013年11月12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上发布了《2013年中国会议蓝皮书》暨《2012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本次统计分析报告是继2011年和2012年后,第三次发布以真实数据为依托、客观反映我国会议市场现状及趋势的专业年鉴。本次统计分析报告的基础数据来自于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111个城市中的252家会议型酒店。会议统计样本多达25,598个;比2010年的8,270个统计样本增加了3倍;比2011年的15,980个增长了60%。

  本次统计分析报告的统计结果反映出近几年来我国会议产业中的一些主要变化趋势。从2011年中央就开始多次发出减少用公款开会的通知,特别是去年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出台,对我国会议市场有了很大的影响。三年来在我国四大主要会议市场中,使用公款举办的政府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的比例不断减少,而企业会议的比例不断增加。企业会议从2010年的49.9%增加到2012年的59.7%,我国会议市场的这种变化趋向欧美国家的会议市场。

  中央勤俭办会的政策在会议消费和会议规模上也有所体现。越来也多的会议精打细算,尽量避免奢华之风,致使我国会议的平均消费逐年递减。许多会议降低了住宿餐饮的标准,使得会议三项主要消费中的住宿餐饮费与会场费的比例从2011年83:17减少到2012年的74:26。会议的规模统计也发生很大变化,会议规模在逐年缩小。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会议从2010年的47.1%增加到2012年的61.4%,而100人以上的五档中的会议所占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特别是千人以上的会议两年中同比下降了75%。

  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会议的影响在统计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多年来我国会议的主办机构习惯于自己办会,由于不是专业机构,因此即“劳民伤财”效果又不是很好。随着服务贸易的逐渐推广,“花钱买服务”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三年来交由旅行社和会议服务公司承办会议的比例从2010年的9.1%提高到2012年的12.3%,特别是流动性会议中的24.8%都是由会议服务机构承办的,从而进一步促进会议服务业的发展。统计学中的规律是采集到的统计样本越多,统计结果也越逼近客观实际。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会比前两年的统计报告更全面、更准确、也更受产业界的欢迎。

    随着中国会议产业逐年壮大,《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作为业内的权威的参考依据,受到了中国会议产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产业内的场馆规划设计、区域发展状况、会议会议的宏观趋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道意义,2013年的会议统计分析报告在业界的全力支持和期盼下亮出了庐山真面目,本刊截取具有重大意义的统计指标与业内人士分享。

第一部分 基本统计
  2012年会议统计分析报告中的基本统计仍为5项,即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统计、按会议规模分类的统计、按会议学科分类的统计、按会议承办机构分类的统计和按会议性质分类的统计。
  
1.1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统计
表1


图1


图2


    2012年我国四大会议市场会议数量和市场份额排序与2010年和2011年基本相同(图2)。排序仍然依次是企业会议、事业单位会议、政府会议和社团会议。其中企业会议的市场份额比2011年增加了5.6个百分点,占比高达59.7%。事业单位会议在会议市场中的份额仍排在第二位,但比2011年减少了6.2个百分点。事业单位会议数量减少是事业单位改革所致。政府会议的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13.8%上升到15.6%,增加了1.8%。社团会议数量由2011年的9.3%下降到8.1%,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2012年会议统计样本大幅增加,所统计出我国四大会议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有增有降,但是与前两年相比都没有超过7%的幅度,说明我国会议市场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但总的趋势呈现出企业会议是逐年增长的,而主要用公款举办的事业单位和政府会议是逐年递减的。在经济下行期间,社团会议由于市场化运作的困难,市场份额也在逐年下降。全球会议专家联盟(MPI)2013年3月对英国会议市场进行了统计。与其相比,我国会议市场的变化趋势相近,即企业会议越来越多,其他类型的会议越来越少。

1.2按会议规模分类的统计
表2


图3


图4


    2012年对会议规模的统计结果与2011年的统计规律完全相同,即会议的规模越大,会议的数量越少,呈现反比例的规律(图4)。规模在30-100人的会议的比例由2011年的55.7%上升到2012年的61.4%,增加了5.7%;规模为101-300人的会议占比,2012比2011年下降了3.1%;规模在301人以上3档的会议统计结果,2012年都比2011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2,501人以上的会议的市场份额与2011年持平,为0.2%。本次统计中显示,2012年中小型规模的会议数量比前两年持续增加,大中型会议比前两年持续减少,究其原因还是我国对会议的严控政策和经济下行所致。

1.3按会议承办机构分类的统计
表3


图5


图6


    会议是由主办单位自己承办,还是交给会议服务机构承办,是未来决定我国会议服务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本次统计过程中发现,跨国公司的企业会议和大型社团类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交由会议服务机构承办的比例较大,而其他类型的会议此比例较小。表3和图5的数据显示,2012年占据会议总量87.7%的会议是由会议主办机构自己承办,仅有12.3%的会议交给了会议服务机构承办。其中由旅行社承办的会议数量首次超过会议服务公司承办的会议数量,高出1.1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仍为三点所致:第一是我国各级政府的旅游机构注重发展本地区的会议产业,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如2013年第六届中国会议产业和会议型酒店发展大会就是得到重庆市旅游局支持才得以在重庆举办;第二是旅游行业协会的重视,中国旅行社协会成立会奖旅游专业委员会迄今已有两年了,我国有影响的旅行社都是其会员,该专业委员会经常开展交流和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整个旅游行业的会议服务水平;第三是旅行社自身的优势,会议需要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从会议的策划、活动安排、注册、到提供会议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旅行社都显示出其整合资源的优势。未来旅行社在我国会议服务业中主力军的作用将会逐渐增强。

    图6给出了按会议承办机构分类的统计的三年比较数据,从中不难发现主办单位自己承办会议的比例逐年减少,交给会议服务机构的会议逐年增加,此结果再次印证了《2010年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中“未来发展趋势是委托给会议服务机构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多”的分析。原因还是由于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这个大背景下,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主办单位已经逐渐接受了“花钱买服务”的办会理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交由会议服务机构承办的会议比例逐年增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这个趋势变化非常缓慢。
  
1.4按会议性质分类的统计
表4


图7


图8


    我国会议市场中存有六类主要不同性质的会议,即工作研讨会议、学术交流会议、签约发布会议、培训学习会议、总结报告会议和营销订货会议。表4和图7显示的是2012年这六类会议的数量和占比情况。由于本统计中工作研讨会议人数较少且覆盖面比较宽泛,包括了工作会、审核及研讨等多种会议,因此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5%。总结报告会议等其他4类会议所占比例都在10%至20%之间。签约发布会议所占比例最少,仅为4.9%。

    图8显示了三年来六类按会议性质分类的会议比例变化数据。2012年不同性质的会议的占比和排序与2011年相比变化并不十分明显。工作研讨会议仍然排在首位,但所占比例3年中减幅较大,由2010年的60.0%大幅度下降到2012年的38.5%,下降了21.2%。这是源于国家对会议经费的严控所致。预计这类主要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举办的工作研讨会议数量还将持续下降。总结报告会议的排名与2011年相同,仍处在第二位,比例也略微增加了1.6个百分点。此类会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企业的会奖旅游,能够增长得益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2012年排第三位的是培训学习会议,而在2011年仅排在第五位。2012年较上年增长了4.7个百分点,这种增长得益于产业调整转型,从而加大对员工培训所致。2012年的营销订货会议、学术交流会议和签约发布会议的市场份额与2011年相比变化并不明显,变化幅度都在1个百分点左右。

第二部分地点统计
  2012年会议统计中有4项统计涉及到举办会议的地点的统计,包括按地理区域会议
数量的统计、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简称“省市自治区”)会议数量的统计、按城市会议数量的统计和按会议举办场地分类的统计。选取省市自治区会议数量、城市会议数量前10名、会议举办场地分类三个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2.1按省市自治区会议数量的统计
表5


    有来自于30个省市自治区的会议型酒店提供了2012年举办会议的数据(参见表5),比2011年增加了5个。至此我国大陆除了西藏自治区没有机构参与会议统计工作外,2012年的会议统计报告中的会议已经涵盖了我国大陆其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我国大陆三年来进入前10名的省市中浙江、北京、广东、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这七个省市是连续三年进入前10名的,而河南也已连续两年进入前10位的行列。新疆和重庆是今年首次进入前10位的行列。三年来前10名省市自治区所提交的会议数量占总量的比例逐年递减,原因是参与统计的会议型酒店分布的更为广泛所致。

2.2按城市会议数量的统计
表6


    本次共有111个城市提供了会议数据,比2011年的97个城市增加了14个;同时,比2010年首次统计时的39个城市,增加了2.84倍。我们按照举办会议数量的多少对这111个城市进行了排名,排在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杭州、上海、南京、济南、广州、重庆、乌鲁木齐、苏州和长沙。表6给出了三年排名在前10位举办会议最多的城市,其中2012年排名在前五位的北京、杭州、上海、南京和济南这五个城市已经连续三年进入了前十名。广州、重庆、乌鲁木齐、苏州和长沙是2012年新入围的城市。分析三年来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排列在前十位城市举办会议数量越来越多,但占当年会议总量的比例确在逐年降低,原因是会议统计样本大幅度增加所致。

2.3按会议举办场地分类的统计
表7


图9


图10


    表7和图9是2012年按会议举办场地分类的统计结果。我国80%的会议都选择在会议型酒店举办,主要是会议型酒店最多的原因。目前我国16,000多家星级酒店中,大都已经具有接待会议的硬软件条件。度假村和会议中心的数量相对较少,因而举办会议的数量自然也就少。在所统计到的2万多个会议中没有一个是在培训中心举办的。图10显示出2012年在会议型酒店举办会议的份额与2011年基本持平,都高达80%左右,原因如前所述。2012年在度假村举办的会议与2011年相近,仅减少了1.5个百分点。在会议中心举办的会议增加了2.3个百分点,得益于此次统计得到全国各个主要城市的会议中心积极支持所致。

第三部分 消费统计
  统计报告中的“会议消费”,是指在会议场所中最主要的三项消费,即住宿费、餐饮费和会场费。通常一个会议的这三项消费能够占到会议总消费的70%甚至更高。本项统计中的会议样本必须要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在会议场所的消费必须同时包含这三项消费,仅有1至2项消费的会议不在统计之列。2012年符合“消费”统计条件的会议为10,773个,占到总统计样本的42%。本项统计提供了7个有关会议消费的统计。

    展览中经常使用所谓“拉动系数”的概念,即每一元展览场地租金能够带来多少元的其他消费。为了便于三项消费的比较和分析,也为了与单纯展览的“拉动系数”有所区别,在会议统计报告中,我们引入一个“带动系数”,定义为“每一元的会场租金,可以给该会议场所带来多少钱的餐饮消费和住宿消费”。如1元会场消费,2.5元的餐饮消费和2.5元的住宿消费,后两项相加可计算出会场费对本会议场所的餐饮和住宿的“带动系数”为1:5.0。
  
3.1会议的平均消费统计
表8


图11


    2012年统计到的10,773个样本会议,在酒店的总消费额为14.5亿元,会均消费为13.43万元,参见表8和图11。其中住宿费仍是三项消费中最高的,会均消费为5.17万元,占总消费额的38.5%。由于会议的餐饮活动很多,既包括早、中、晚三餐;也包括茶歇、招待会和宴会等,因此餐饮费的消费仍排在第二位,会均消费为4.71万,占到总消费的35.0%。会场费的消费仍为最低,会均消费为3.56万元,占比为26.5%。

表9


图12


    表9和图12是2011年与2012年三项消费的数据比较。由于受到相关政策及规定的影响,致使各种会议餐饮和住宿标准不断降低,因此会场费在整个消费比例就相对增加了。今后会场费对餐饮和住宿费的比例还有可能继续增加。

3.2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消费统计
表10


由上表我们可以得出:
1)社团会议的消费: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社团会议共有985个,总消费2.66亿元,会均消费为27.0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02:0.83。
(2)政府会议的消费: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政府会议共有1,840个,总消费2.65亿元,会均消费为14.4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25:1.39。
(3)企业会议的消费: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企业会议共有6,065个,总消费7.04亿元,会均消费为11.6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46:1.74。
(4)事业单位会议的消费统计: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事业单位会议共有1,883个,总消费2.13亿元,会均消费为11.3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55:1.7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社团会议的会均消费水平最高,为27万元。排在社团会议之后依次是政府会议和企业会议,会均消费为14.4万元和11.6万元。事业单位会议的会均消费水平最低,为11.3万元。

表11


图13


    表11和图13给出了2011年与2012年会均消费对比数据。两年中社团会议的会均消费都排在第一位,但是2012年27万元的会均消费比2011年19万元增长了42.1%,原因是由于2012年统计到的社团会议持续时间较长、会议规模较大所致。企业会议仍然排在第三,但会均消费减少了2.8万元,下降了19.4%。政府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的会均消费都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表12


    2012年四大类会议的三项消费比例与2011年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参见表12)。为了比较更加清晰,我们将会场费都定为“1”,其他数值都是与会场费相比较得到的相对值。表中不难看出,2012年事业单位住宿费和餐饮费所占比例最高,而社团会议都为最低,原因是这三类会议的运作方式和经费来源所致。

3.3按学科分类的会议消费统计
表13


表14


图14


参见表13,可以看出:
(1)医药科学类会议消费统计: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医药科学类会议共有775个,总消费1.63亿元,会均消费为21.0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09:0.89。
(2)自然科学类会议消费统计: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自然科学类会议有244个,总消费0.43亿元,会均消费为17.6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20:1.15。
(3)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会议消费统计: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会议有8,290个,总消费10.5亿元,会均消费为12.7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38:1.58。
(4)工程与技术科学类会议消费统计: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工程与技术科学类会议有1,293个,总消费1.63亿元,会均消费为12.6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1.32:1.51。
(5)农业科学类会议消费统计:2012年符合统计标准的农业科学类会议有171个,总消费0.21亿元,会均消费为12.3万元。会场费、餐饮费和住宿费之比为1:3.39:3.68。

  2012年按学科分类的会均消费水平最高的仍然是医药会议,会均消费为21.0万元,比2011年的19万元增加了2.0万。2012年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会议的平均消费增加的最多,达到17.6万元,比2011年的11.9万元增加了5.7万,增长幅度为47.9%。而其他三类学科的会均消费水平均没有太大的变化,与2011年相比增减都控制在10%左右,参见表14和图14。

表15


    2012年五大类学科分类会议的三项消费比例与2011年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参见表15)。住宿费和餐饮费在农业科学会议中所占比例最高,大大超出其他几类会议中住宿费和餐饮费。医药会议中的住宿费、餐饮费和会场费三者之间的比例非常接近,原因是由于许多参加医药会议的代表都是医药公司支付住宿费,往往不安排他们在会议举办的酒店住宿。

3.4国际会议的消费统计
表16


图15


    2012年符合“消费”统计条件的10,773个会议中,国际会议仅有146个。这些国际会议在酒店的三项消费总和为1.24亿元,国际会议的会均消费为85.2万元,三项主要消费参见表16和图15。

表17


图16


    表17和图16给出了2011年和2012年国际会议的消费统计。2012年国际会议的各种消费与2011年相比有很大的变化。2012年国际会议的85.17万的会均消费比2011年42.2万增加了一倍还多,原因主要是2012统计到的国际会议样本规模相对比较大,致使消费的绝对值增加很多。在两年统计数据相比较中,三项消费的比例变化也很大,餐饮费所占比例都是百分之三十左右,会场费大幅度提高,而住宿费大幅度降低,原因也是会议主酒店“CongressHotel”接待能力有限,无法安排全部参会代表所致。

第四部分 国际会议统计
  国际会议一直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一类会议。2012年11月3日新华社对《2011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也仅是从国际会议的内容加以报道的,“北京、上海、大连成为目前我国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城市,其中北京平均每三天多即有一个国际会议。”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打造“国际会议之都”,对各个城市举办国际会议的排名也就更加关注,有些城市甚至以某国际组织统计报告中的城市排名引以为豪,可见国际会议排名在人们心中的份量。在本次统计报告中共统计出2012年在我国大陆举办的329个国际会议。2012年统计报告中有关国际会议的统计为3项,即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国际会议统计、按学科分类的国际会议统计和按我国大陆城市举办国际会议数量的统计。由于任何统计都不可避免出现的统计渠道单一和统计的样本不足所带来的统计结果的偏差,所以本次统计中按城市举办国际会议数量的排名没有任何象征和实际意义。
  
4.1按国际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统计
表18


表19


图17


    按主办机构分类的国际会议数量的统计,我国2012年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举办国际会议数量的统计结果参见表18。社团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仍然是最多的,占全部会议的比例也是最高的,达到7.7%,也就是说每100个社团会议中就有8个是国际会议。其他三类主办机构所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数量排序依次为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所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仅占该类会议总量的1.3%-0.6%不等,比例很小。

    表19和图17给出了我国2010至2012三年来的国际会议占全部会议比例的统计数据。与2011年相比较,我国社团会议中的国际会议的比例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社团举办的国际会议都是自筹自支的。长期以来我国对举办这类国际会议一贯持积极支持的政策,因此使得社团类国际会议受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最小。2012年事业单位举办的国际会议排名第二,与2011年相比比例变化不大,仅下降了0.2%。相比前两类会议,政府会议中的国际会议下降的比例比较大,由2011年的1.7%下降到2012年的0.8%,下降幅度到达53%。原因是我国各地政府已经更加务实,不再热衷于请几个外国人举办冠以“国际高层论坛”这种形式主义的国际会议。公司会议中的国际会议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1.9%,下降到0.6%,下降幅度高达69%。
  
表20


图18


表21


图19


    按主办机构分类的国际会议比例的统计,2012年按国际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国际会议比例的统计,参见表20和图18。从中可以看出社团组织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数量占了半壁江山,高达48.3%。企业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一,而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举办的国际会议也占到四分之一。

    表21和图19给出了我国2010至2012三年来的按会议主办单位分类的国际会议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三年来国内国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都会在国际会议的比例中反映出来。例如2011年企业举办的国际会议最多为44.3%,而2012年仅为25.8%,减少幅度达到41.8%。2012年社团类的国际会议所占比例增长幅度为48.3%,成为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机构。而三年来事业单位和政府所举办的国际会议相对比较平稳,变化幅度都在2%以内。
  
4.2按学科分类的国际会议统计
表22


图20


    2012年不同学科的国际会议数量和所占比例也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人文与社会科学中的国际会议数量仍为最多,占比也最高,为全部国际会议的57.8%,比2011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2012年非社会学科的四类会议的比例排序与2011年相同,但所占份额都有不同程的增加。医药科学领域中的国际会议数量和份额分别为60个和18.2%,排在第二位。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的国际会议数量和占比仅次于医药会议,为57个和17.3%。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中的国际会议最少,两类学科的国际会议总量仅为6.7%(参见表22和图20)。

4.3按城市举办国际会议数量的统计
表23


    2012年有33个城市的酒店提供了国际会议的数据,参与的城市与2011年基本相同,这样说明举办国际会议对城市的要求相对较高。从表23可以看出,北京以举办113个国际会议排名第一,上海举办了50个国际会议排名第二,杭州举办了33个国际会议排名第三,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城市分别是南京、广州、西安、济南、大连、苏州和郑州。

表24


    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和大连这五个城市也是连续三年进入我国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前十名城市的行列。广州、西安、长沙和成都是连续两年进入前十名行列的城市。这些城市能够成为在我国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原因是城市的会议设施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以及政府的支持,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都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技、文化与教育资源。

表25


注:
1:ACCH是中国会议酒店联盟TheAllianceofChinaConferenceHotels的缩写。
2: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的《2012年国际协会会议统计报告》中统计到了11,219个国际会议,对全世界389个城市按所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进行的排序中,我国大陆仅13个城市榜上有名。
3:UIA仅对全球前45个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城市排名,我国大陆仅有北京进入排名序列,位列17名,其他城市仅提供了举办会议的数量,未作排序。

    表25列出了中国会议酒店联盟(ACCH)、国际会议协会(ICCA)和国际协会联盟(UIA)三家统计机构,对我国大陆举办国际会议最多城市的排序。在三个统计中共列出了14个城市、其中北京一花独大,高居榜首;上海紧随其后,排名老二,但国际会议的数量比北京还是少了很多。杭州排名第三,奠定了三甲地位。在三个统计中榜上都有名的城市还有南京和广州。在两个统计中榜上有名的城市包括成都、苏州、西安、厦门和天津。从三个统计机构中的数据说明,以上10个城市应该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城市。

第五部分 会议附设展览统计
  2012年有关会议附设展览的统计包括了3项,即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附设展览统计、按会议学科分类的附设展览统计和按会议性质分类的附设展览统计。
  
5.1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附设展览统计
表24


表25


图21


    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附设展览比例的统计,2012年社团组织仍然是我国四大会议主办机构举办的社团会议中附设展览比例最高的一类会议,占比达11.6%,平均不到10个社团会议就有一个附设展览。原因仍然是社团会议主要是学术交流会议,由于企业非常看重与工作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碰撞火花、激发灵感,从而发现给企业带来的新的商机,以此同时,企业可借此平台展示产品与成果。因此,高比例的附设展览说明了企业参展的强烈意愿。2012年企业会议举办附设展览的绝对数量最多,但相对比例不足6%。政府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举办附设展览的总量仅有几十个,所占比例不足2个百分点(参见表24)。

    表25和图21显示的是2010年至2012年,我国四大会议市场举办附设展览的相对比例,从中可以看出三年来举办附设展览的比例一直是按社团会议、企业会议、事业单位会议和政府会议排序的。同事呈现出如下趋势:即社团会议附设展览是增加和持平的趋势;企业会议呈现出马鞍形的趋势;事业单位和政府会议则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表26


图22


    按会议主办机构分类的附设展览份额的统计,在2012年所举办的1,232个附设展览中,公司会议举办了871个,占整个展览市场的70.8%。社团会议举办了240个展览,占了19.5%的份额。事业单位会议和政府会议举办的附设展览都不足百个,两类会议相加的份额都少于10%。

5.2按学科分类的附设展览统计
表27


    按会议学科分类的附设展览比例的统计,表27是2012年按学科分类会议举办会议附设展览的数量和比例的统计。数据显示:1,572个医药会议却举办了131个附设展览,比例为8.3%。330个农业会议中有26个举办了附设展览,以7.9%的比例排在第二。虽然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展览举办的最多,但与其会议总的数量相比仅占比4.6%,排名第三。自然科学主要包含数学等最基础的学科,不具备举办展览的产业基础,453个会议仅有15个举办了附设展览,比例也最低,仅有3.3%。

表28


图23


图24


  按会议学科分类的附设展览市场份额的统计,2012年按学科分类的附设展览的市场份额统计中,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会议举办的附设展览为944个,占了市场四分之三的份额,原因是由于许多会议附设展览都是商业贸易性的展览,这些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都归为人文和社会科学。医药科学和工程与技术科学会议附设展览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分别排在二、三位,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学科实用性最强,与产业结合最密切,因此企业愿意出钱参展,办展相对比较容易。农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附设展览的数量最少,仅有几十个(参见表27和图23)。

    2012年与2011年两年的按会议学科分类的附设展览比较图,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会议的附设展览一直是一花独大,2012年还提高了7.7个百分点(参见图24)。医药会议和工程与技术会议2012年的比例都比2011年有所下降,而农业会议和自然科学会议举办附展的比例很小,但都还有所上升(参见图24)。
  
5.3按会议性质分类的展览统计
表29


    按会议性质分类的附设展览比例的统计,2012年按会议性质分类的附设展览统计,营销类会议是举办附设展览最多的一类会议,相对比例高达18.9%,约每5个会议就有一个举办展览,体现出展览可以对产品销售起到更好的促进效果。学术交流会议和签约发布会议举办附设展览的相对比例依次排在第二和第三位,都在百分之七点多,说明这两类会议与产业关联度也比较紧密。其他三类会议举办展览的比例相对较小,特别是工作研讨会议和培训学习会议举办附设展览的比例仅为1.1%(参见表29)。

表30


图25


  按会议性质分类的附设展览市场份额统计,2012 年按会议性质分类的附设展览的市场份额统计中,营销订货会议举办的附设展览占了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高达 52.2%。学术交流会议举办的 226 个附设展览的份额为 18.3%。总结报告会议主要是表彰、报告和年会,有时为了宣传,单位也要举办一定数量的附展,但展品多数是图表和文字,这类会议共有 127 个附设展览,占到了展览总数的 10.3%。其他三类会议举办的附设展览的市场份额都小于十个百分点(参见表30和图25)。

图26


    图26是按会议性质分类的附设展览在 2012 和 2011 年的市场份额比较。其中 2012年营销会议增长了近 10%,充分说明在经济下行时企业很重视营销订货会议的附设展览的作用。在其他五类会议中除了签约发布会议的展览增加了 0.2%,其他各类会议举办的附设展览的数量都有不同比例的减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

用户登录